人民網北京9月5日電 “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,無奮斗不青春。正如魯迅先生所說,青年‘所多的是生力,遇見深林,可以辟成平地的,遇見曠野,可以栽種樹木的,遇見沙漠,可以開掘井泉的?!?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4日在學校2023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寄語道。
譚天偉表示,當代青年生逢其時,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,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。同學們是與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,大家接下來幾年拼搏奮斗,將是未來的寶貴回憶和靚麗底色。立足新時代新征程,要堅定不移聽黨話、跟黨走,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。(李依環(huán)、實習生荊政崳)
北京化工大學校長、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在2023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。校方供圖
以下為譚天偉校長在2023年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節(jié)選——
值此金秋時節(jié),我們相聚在美麗的玉屏山下,隆重舉行北京化工大學2023級本科生開學典禮。首先,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,熱烈歡迎和衷心祝賀現場的4157余名新同學加入北化大家庭,成為“北化新主人”!同時,也借此機會,向培養(yǎng)、教育、支持你們的父母、師長和親友致以崇高的敬意!
同學們,你們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,你們中有循著父輩足跡而來的“化二代”;你們中也有6年前與支教團老師約定北化再相逢的“圓夢人”,他是來自美麗草原內蒙古科左中旗的陳奕先同學。你們的到來為學校事業(yè)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注入了新鮮血液,帶來了青春活力,學校深深感到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”的歡欣和喜悅。從今天開始,北化將成為你們的新標簽,融入血液,榮辱與共,將與大家發(fā)生一場神奇美妙的“化學反應”。對于即將起航的大學征程,我給同學們提三點期望。
一、立德修身
“德者,本也?!眹鵁o德不立,人無德不興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。立德的“德”,應該是“大德、公德、私德”之總稱,需要同學們從三個方面下功夫:首先,要堅定理想信念,把好“總開關”,補足精神之鈣,立志聽黨話、跟黨走,扎根人民、奉獻國家;第二,要修好道德品質,培養(yǎng)愛國情懷、集體意識、品德修養(yǎng),“學會感恩、學會助人,學會謙讓、學會寬容,學會自省、學會自律”,“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”;第三,要涵養(yǎng)法治素養(yǎng),養(yǎng)成尊法、學法、守法、用法的基本理念和行為習慣,做遵紀守法的現代公民。古代儒家文化一直提倡“內圣外王”,就是強調既要提升道德素養(yǎng),也要能夠建功立業(yè)。儒家經典《大學》提出了“修齊治平”的治學、處世之道,通過“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”來修身,以實現“明明德、親民、止于至善”,到今天依然適用。立德修身關鍵是要以先進為榜樣、以楷模為標桿,常懷敬畏之心,“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”,堅持一日三省,“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”。
同學們,教育的本質是“點亮”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《什么是教育》一書中有段名言,“教育的本質意味著: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,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,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。”我想,這里的“搖動、推動、喚醒”就是在“點亮”。目前,學校正在大力實施“育人為先”戰(zhàn)略,堅持“德育為先”,推進“三全育人”,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在人生探索之旅中儲備更多的火種,助力大家成為一束有溫度、有仁愛、有激情的“七彩光”,有幸被別人點亮,也有能力點亮別人,勇毅走好明明德、致良知、止于至善的立德修身之路,綻放青春絢麗之花,把光和熱灑滿大地。
二、勇于奮斗
在1915年《新青年》發(fā)刊詞中,青年時期被譽為“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”。年輕到底是什么呢?年輕其實是一種心態(tài),與歲月無關。塞繆爾·厄爾曼在著名短文《年輕》寫到,年輕“是心靈中的一種狀態(tài),是頭腦中的一個意念,是理性思維中的創(chuàng)造潛力,是情感活動中的一股勃勃朝氣,是人生春色深處的一縷東風”。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,無奮斗不青春。正如魯迅先生所說,青年“所多的是生力,遇見深林,可以辟成平地的,遇見曠野,可以栽種樹木的,遇見沙漠,可以開掘井泉的”。青春之路就是要灑滿奮斗的汗水,鋪滿堅實的腳印。奮斗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、一馬平川,要敢于質疑,敢闖“無人區(qū)”,勇當“探路者”。愛因斯坦始終保持“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”的思想,才能不斷地提出問題,并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逐漸邁向一個個人生的高峰。
同學們,青春最美麗,青春是用來奮斗的,唯有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。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,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。大家要努力培養(yǎng)奮斗精神,更加注重在創(chuàng)新、基礎、交叉、人文、實踐等各方面綜合提升,不斷塑造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能力,養(yǎng)成勤于思考、敏于辯論的習慣,做到敢于質疑、不迷信權威,堅持不唯上、不唯書、只唯實,爭做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攀登科學高峰、創(chuàng)造科技奇跡的“弄潮兒”。奮斗不只是嘹亮的口號,大家要保持“初生牛犢不怕虎”的勁頭,要提升“勇攀高峰、敢為人先”的銳氣,要涵養(yǎng)“越是艱險越向前”的勇毅,要守住“積跬步以行千里”的堅韌,面對挫折不斷奮起、百折不撓,面對挑戰(zhàn)迎難而上、拼搏進取,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強者,爭做新征程上的奮斗者。
三、全面發(fā)展
對標可堪大用、能擔重任的時代要求,大學生必須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,尤其是要注重體、美、勞方面素質提升。體質健康是全面發(fā)展的根本,必須樹立健康第一理念,要注重通過體育鍛煉享受樂趣、增強體質、健全人格、錘煉意志,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“青少年要文明其精神,野蠻其體魄”。希望每位同學在大學期間都能至少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,長期堅持并終身受用,充分享受運動過程,并多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,保持身心健康和積極狀態(tài)。善于發(fā)現美、感受美、創(chuàng)造美越來越成為一個人的核心素養(yǎng),大家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審美素質和審美能力?!肚f子》一書有言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”,就是說天地有最大的美,但人們無法用言語表達,這是自然之美,需要我們走到戶外、親近自然,用心去發(fā)現和感受。學習累了,聆聽一曲,“天籟”之美可以讓人心情愉悅。當然,“獨樂樂不如眾樂樂”,和朋友們一起感受音樂之美會更加快樂!聽曲如此,讀書、學習、運動也是如此,大家相互分享感受、碰撞思想,從中既可懂得自己之美,又可發(fā)現和欣賞他人之美,還可交流互鑒、擇善固執(zhí),形成求同存異、和而不同的和諧之美,正如費孝通先生所提出的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與共,天下大同”。勞動是人生的第一堂課,正如路遙在《平凡的世界》中寫到“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”。勞動創(chuàng)造幸福,幸福不會從天而降,要靠勤勞的汗水澆灌。讀書是充滿思想的勞動,唯有吃下讀書“寒徹骨”的苦,才可能“腹有詩書氣自華,讀書萬卷始通神”。勞動創(chuàng)造奇跡,就如俄國畫家列賓所講“靈感,不過是‘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’”,嫦娥探月、蛟龍?zhí)胶?、北斗指航等無數“中國奇跡”,無不凝聚著廣大勞動者的智慧和汗水。勞動砥礪精神,通過累并快樂的勞動,可以磨煉堅韌不拔的意志,領悟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”的真諦,培養(yǎng)團結互助的精神,養(yǎng)成吃苦耐勞的品質。
同學們,大學是青年人學習知識、提升素質、放飛夢想的地方。作為黨的二十大后首批新生,你們使命光榮、重任在肩。大家要協(xié)同提升思想品德、知識學識、創(chuàng)新能力、動手能力,必須統(tǒng)籌提高身體素質、藝術素養(yǎng)、人文氣質、勞動技能,不斷完善和強化自己的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,實現全面發(fā)展。近年來,學校大力推進五育融合的“育人北化”建設,用心用情打造“美麗北化”“幸福北化”,為大家綜合提升搭建多彩舞臺,為大家全面發(fā)展提供有力支撐。疲倦之時,大家可以來一場“奔跑在北化”,可以漫步楓葉廣場,還可參加藝術社團,感受“運動美”“環(huán)境美”“文化美”??蒲兄啵蠹铱梢宰哌M后勤學校,在百草園播種下夢想的種子;也可以參加廚藝課堂,感知舌尖上的北化。大家要善于用辛勤的勞動創(chuàng)造美,要將美融入自己的學習生活之中,要積極踴躍地跑起來、唱起來、勞動起來,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,努力成長為不惑、不憂、不懼的完整的人,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、開拓者、奉獻者。
同學們,當代青年生逢其時,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,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。你們是與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,大家接下來幾年拼搏奮斗,將是未來的寶貴回憶和靚麗底色。立足新時代新征程,大家要堅定不移聽黨話、跟黨走,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。
最后,衷心祝福大家身心健康、學業(yè)順利、生活幸福,祝愿你們在北化度過一段精彩難忘的大學時光!
北疆新聞: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聞網站(客戶端),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(yè)中心旗下國家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(客戶端)。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(lián)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