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三亞11月17日電 題:同心之火,同頻共燃——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(tǒng)體育運動會火炬?zhèn)鬟f活動側記
新華社記者許仕豪、劉博、董意行
同心之火,同頻共燃。17日,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(tǒng)體育運動會火炬實地傳遞活動在海南三亞舉行,107位火炬手通過“海陸空”接力方式,為這場即將開幕的盛會奏響序曲。
上午8時許,第一棒火炬手、海南大學南繁學院研究員韓曉燕點燃火炬,實地傳遞儀式在三亞灣海虹廣場舉行。經過3.8公里的沙灘傳遞和3公里的公路傳遞,火炬手借助直升機和游艇,在海月廣場和三亞游船中心分別完成了空中和海上傳遞。
冬季的三亞日暖風輕,沿途的椰風海韻為這場傳遞活動增添一抹亮色?;鹁?zhèn)鬟f儀式現場總導演姚欣辰說:“傳遞路線深度融合海南濱海旅游文化元素,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。”在這幅“畫卷”的串聯之下,海南的低空經濟、水上運動等產業(yè)依次得到展示,體旅融合已經成為自貿港蓬勃發(fā)展的獨特密碼。
火炬?zhèn)鬟f途中的民族風情也令人印象深刻。在觀眾區(qū),各族群眾身著傳統(tǒng)服飾,為火炬手鼓勁、喝彩。一曲《天涯共錦繡》悠揚婉轉、融合各民族文化的圖畫紋飾隨處可見,各色標語也無不體現民族團結的主題……
今年35歲的田世芳對此頗為感慨。他參加過多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(tǒng)體育運動會,號稱湖南“高腳競速霸王”。此番以火炬手身份來到海南,他希望“繼續(xù)傳播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讓各族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”。
上午11時許,火炬抵達半山半島帆船港,第107棒火炬手、海南體育職業(yè)技術學院教師黃麗珠點燃火種盆,傳遞活動結束。
“我曾是一名專業(yè)的帆船運動員,與海結緣。這次的傳遞活動恰巧以海洋作為終點,這讓我感覺意義非凡?!秉S麗珠說,“我們傳遞的不只是火炬,更是體育精神和自貿港精神?!?/p>
據悉,采集自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“生態(tài)之火”、“探索二號”科考船的“科技之火”、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的“希望之火”,一同匯聚成本屆運動會官方火種“同心之火”。“同心之火”象征著全國各民族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共同團結、共享發(fā)展和共同繁榮,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體現。
22日的開幕式上,“同心之火”將閃耀瓊島之夜。56個民族兄弟姐妹將一同見證中華民族大團結的火種同頻共燃,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火種生生不息。
北疆新聞: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聞網站(客戶端),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(yè)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(客戶端)。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